欢迎光临家居风水网! 收藏本站 | 设为首页
家居风水网
风水概说 算命预测 择地购房 服务项目 家居环境 室内风水 办公风水 姓名学苑 全案策划 地产案名 经典著作 风水论坛 风水误区 友情连接
 返回首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是:  
佳穴留与有缘人
  以往,地师在选定风水吉地后,为求慎重,必先占卦向天地鬼神请示,若求出不吉兆,即表示鬼神不许,须另觅他穴。
  元代赵某在(风水选择序)一文中,对此点曾有所阐释,曰:"(然风水之美恶,年月日时之吉凶,是由术之善与不善,其幸而过其善,与不幸而遇其不善则固有使之者,不能强之以力也。古人有见及此,行法俟命,又必决于卜卦。卜法不传久矣!述掠虽为河洛卜法,三者相参而成也。)
  赵某的意思很明白,无福之人无缘享用福地,而欲知是否有福享用,必要以卜决定。
  有些地师在决定接受人家聘请之前,先观户主相格,看看是否有福泽的人,以及看看是否缺德的小人,若是面无福相或者神色不正便言拒绝。无福的人勉强葬于福地,非但无益,反而会因此折福,但这还是小事;倘若替卑鄙残暴的小人求得佳穴,无异助纣为虐,增强其淫威恶势,如此,为祸甚大。
  潮州有一段这样的风水传说:
  一位地师替一户人家找得风水佳穴,却不料这户人家靠风水发达后残暴无赖,鱼肉乡里。地师知道这事后,悔疚万分,便苦谋对策,终于决定亲自前往见那户主,假意告知推算出佳穴发生变化,若无改葬,凶祸立至。
  户主对这位地师言听计从,依言打开墓穴改葬,却不料佳穴的气数便因而穷尽,而该户人家从此家道衰落,无复当年气焰。
  故事的结果是恶人终获恶报。这固然是大快人心,但其中存有若干疑问:例如奸恶小人何能有缘有福享用风水佳穴呢?葬后何以非但不折福,反而享尽富贵呢?倘若不是地师谋对策应付,岂不是恶人有好报,而多少无辜者却因而连带受苦?可能有人会以(气数使然)来解答以上的疑问,但既然有(气数)的安排,又何必要借助风水之力呢?
  一般人都有怀疑,怀疑地师既然精于寻龙点穴,为人造福,但为何地师的后代子很少大富大贵呢?
有人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咏此事:
  风水先生惯说空,
  指南道北说西东,
  山中若有封候地,
  何不拿去葬乃翁。
  这诗是讽刺风水之疲乏无稽,说地师既指点佳穴,令人大富大贵,何不留以自用呢
  风水界的解释是,大富大贵之地是天地山川元气所钟,必是有缘有福之人才可享用,否则,便是违天不祥,正所谓(江山佳穴,留与有缘人)。有缘人是指祖上积福深厚而自己又行善修德的人,这些人获得(天命)眷顾,在机缘巧合下,自然获佳穴而致大富大贵。
  地师汇漏天机,故此与佳穴福薄缘悭,所以虽明知有佳穴在前,亦无法享用。
 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,吉穴是有鬼神守护的,不许无福无德的霸占。这种观念,可以从以下的一段故事在反映出来。
  北宋时,江苏无锡境内有一名(吴塘门),夹于吴墉山东西两峰之间,相传其中有一大富大贵的吉穴,当地民谣有云:(吴唐山,玉免对金鸡,代代出紫衣。)
  结果,此吉穴被南宋名流龙褒所得,用以安葬其父的骸骨。
  据当地故老相传,龙褒葬父后,便在墓旁结一草芦守孝。一晚忽见有无数(天灯)在云际浮游,隐隐可见有许多金神,簇拥着一位器宇不凡的贵神在天际巡视。
  忽然,贵神若有所感,指着成褒父亲的墓穴,问左右两旁的金甲神说:(此地将发福三百年,非有福之人不能享有,不知是何人葬于此地?)

  金甲神回答说:(无锡人成褒刚刚葬其父此地。)
  贵神说:(尤家并无福分享用此福地,明日当命雷神轰之,把墓穴与棺木轰走,好让此福地留于大有福之人。)
  贵神与金甲神在云端对答之言,尤褒听得清楚,当即吓至魂飞魄散。为了保存父尸,便立即跪在地向空遥拜贵神,叩头请道:(先父骨即已安葬如此,实在不忍见父墓惨遭雷电轰毁,万望贵神手下留情,只要能保存父墓,情愿以己代父遭雷轰之苦。)
  金甲神亦从旁替成褒说情,贵神沉吟半响,然后微点头道:尤氏虽累世修德,但其福德尚不足以享用此吉穴。现在姑念尤褒纯孝,姑且容许其继续享用此地!等三年后再处置吧!停了一会,继续说:成褒情愿以身代父,孝感动天,可免受雷轰之苦。
  成褒听了贵神此言,大喜过望,忙向贵神跪拜叩谢。
  自此以后,尤氏一门子孙,也代替由科甲入仁,功名不替。
  佳穴留于有缘人,这种观念深入民心,许多与风水有关的民间传说,易把人与地的缘分,说得出神入化,有缘的,必定会相缘巧合获得福地;无缘的,虽千方百计追求,仍是阴差阳错失之交臂,种种变化得失,民间传说中描述得光怪陆离,令人叹为观止。
  先举一个无缘享用佳穴而失诸交臂的例子:
  相传宋代著名地师赖布衣的父亲精通风水,物色了一大发富贵的佳穴,名为(斑鸠落田阳)。万事准备妥当,择定良辰吉日安葬。一切易顺利进行,谁知正在下葬之际,有一随行仆从急闪到无人之处撒尿,却不料突然山摇地动,旋即停止,一行人众均感愕然。
  赖父颓丧地解释说,这穴名为(斑鸠落田阳),主要因为山形活似一只在田野栖息的班鸠,仆从在下葬时撒尿,野枝息的斑鸠,一惊之下便立即振翅高飞,刚才的山摇地动,便是斑鸠飞走时所造成的。现在斑鸠飞去,佳穴的元气便消失了大半,如此失之交臂,大家只有懊恨地叹息是天意的安排,来自我开解了!
  现在又举有缘的例子。这类例子多至不胜数举,甚至连明代的开国君主--明太祖朱元璋亦牵涉在这类传说中,而且史书亦有记载,其真相耐人寻味,故此特别提出来说说。
  清代谷应泰的《明史纪事本末》卷一曰:甲申(西元一三四四年),泗大疫,父母兄及幼弟俱死,贫不能殓,草葬之,仲(二兄)与太祖升至山麓,绠绝,仲还取绠,留太祖守之,忽雷雨大作。太祖避村寺中,比晓往视,土坟起成高陇,地故属乡人刘继祖,继祖异之,归焉。
  据这段记载,朱元璋幼时,居住于泗州,家境贫困,有一年,泗州发生瘟疫,父亲,母亲,长兄及幼弟俱因而病死,家贫无以为殓,朱元璋与二哥便只得用草把尸体包裹,用担挑抬往山上草草埋葬。但半路抬至山腰,系在挑上的绳索突然折断,尸体随而坠地,无法继续前进。在这种情况下,兄弟二人商议一番后,决定由二哥折回家中取绳,而朱元璋则在尸体旁边守护。
  奇事就在朱元璋独自守护尸体之时发生,突然山上雷轰电闪,狂风暴雨,朱元璋浑身湿透,非常狼狈,急须觅地躲避风雨,因为独力无法抬动尸体,只得把尸体留下,独自觅地避雨。及至风雨过后,重回旧地寻觅尸体,却不断已失踪影,而原来放尸地点,本是平地,但现在已隆起成坟。大概是在风狂雨暴之际,不知如何,泥土把尸体掩埋,形成一天然墓穴。
  这地本属乡人刘继祖所有,按理,刘继祖可要求朱元璋把尸体掘出移走的,但他觉得朱元璋亲人的尸体竟然会如此神差鬼使地掩埋,必是朱家与此地有缘,于是便条件地把这块山地送给朱元璋。
  据地师说这地,是发帝王之地,故此朱元璋得此风水地后,便由穷不聊生的流浪小子,摇身一变而为九五之尊了。
  若是真有其事,不由人不叹服风水的玄妙。为了求证此事的可靠性,便翻检其他有关史书。结果发觉清代陈鹤的《明纪》对此并无片言提及,而同代张延玉的《明史》则有简略记载,但并未有提及风雨中泥土埋尸之事。《明史太祖本纪》载曰:(至正四年(西元一三四四年)旱蝗,大饥疫,太祖时年十七,父母兄相继殁,贫不克葬。里人刘继祖与之地,乃克葬,即凤阳陵也)。
  因为《明史》是清代官司修的史书,故此可能对明太祖的生平事迹有所改削,但翻阅明太祖亲撰的《御制皇陵碑》,发觉亦未有提及风雨中泥土埋尸之事。
 《御制皇陵碑》载曰:〈昔我父皇,寓居是方,农业艰辛,朝夕彷徨。俄尔天灾流行,眷属罹殃,皇考终于六十有四,皇妣五十有九而亡。孟史先死,合家守丧。田主德不我顾,呼叱昂昂,即不与地,邻里惆怅。忽伊兄之慷慨,惠此黄穰,殡无棺椁,被体恶裳,浮淹三尽〉
  这是明太祖自述身世的文献,并未假手他人代笔,原因是他认为(况皇陵碑记,皆儒臣粉饰之文,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,特述艰难,明昌运,俾世代见之。)既是太祖手笔,其可信性自必甚高,但文中并无提及风雨中泥土埋尸一事,相信《明史纪事本末》所载是喧染附会而成的。

 

 


开户行:中国工商银行(北京)
卡号:9558800200155360551
户名:范传忠

版权所有 © 家居风水网 2009
北京市丰台区分钟寺关家坑4号C座221室
联系电话:13910516144
电子邮箱: fcz_5106@163.com
京ICP备06044745

开户行:中国农业银行(北京)
卡号:6228480010125868413
户名:范传忠